时间:2023-05-18 23:10:53 | 浏览:30
■九江酒厂总装生产车间。(资料图片)
有这么一群人,他们每天在办公室里举着小杯品酒,百杯不醉;他们舌头的味蕾,灵敏到闭着眼睛也能猜出口中酒的度数、种类、品牌;他们对口感、香气、饱和度参差不齐的基酒施以“魔法”,加上各色液体,让酒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品牌。
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,酒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从未缺席,而酿酒工艺靠着匠人们心手相传,千百年来生生不息,被发挥到极致。制曲—发酵—后处理,这是酿酒的三大步骤,而他们是“后处理”上的一环,外人叫他们品酒师或调酒师,而他们自己自豪地说,“我们做的是机器不可替代的艺术。”
对于酿酒工艺的执着坚守和极致追求,也让他们成为新时期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者之一。
从“千篇”到“一律”只差一个舌头
在九江,西江水汩汩而流,江边酒香弥漫,这股香从明朝到今,伴随着西江水从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。据九江乡志记载,明清两代,九江镇酿酒业盛况空前,巷巷有酒坊,街街有酒家,人人论酒经,家家户户都会酿酒。发展至今,九江与酒的纽带非九江酒厂莫属,这个整合了九江永德兴、利农、大德、公源、金记、祥隆兴、太上、生兴、鸿德、大益、宏记、恒发隆等12间酿酒作坊的酒厂,是九江酒文化的参与者,也是见证者。
而一群舌尖上的艺术家就出自九江酒厂。在九江酒厂的一栋旧楼里,四楼楼梯转角处进去便是他们的工作室,墙壁花白,壁橱里立着酒,地下放着酒,屋中央长方形大桌上,还是一瓶瓶酒。
桌面上摆着几百个大大小小、形状各异的玻璃瓶,调酒师们一手拿起一瓶酒,往三角瓶中倒,一手拿起微量进样针,从一个瓶子中抽取一定刻度的液体,推动针筒,将液体转移到三角瓶中,摇一摇,然后倒入小酒杯中,接着品尝他们的成果。
盯一盯,闻一闻,抿一口,陷入思考。“香味还不够”“苦味比较重”“丰富度不够”……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点评,针对较明显的问题,提出解决方案,再调,再品,再评,再调……“没有哪批酒是不需要微调十多次的,酿酒不是简单把酒酿出来,要达到感官指标,微调是必须的。”九江酒厂品酒师刘新益说。
按照正常生产流程,经过前期制曲、发酵后,基酒被生产出来,但酿酒受多因素影响,如冬天温度较低,豉香型白酒不容易成熟,出来的酒在口感上会比较辛辣;原材料的质量好坏也会影响基酒的质量,就像厨师做菜,原材料新鲜与否、老与嫩都会影响菜品,就看厨师如何调味了。
对品酒师而言,品酒是一个细致的活:酒入口,先含着,缓缓抬起舌头顶住上颚,在口腔打转,让酒与味蕾充分接触,舌尖易识别甜度,舌两侧易判断酸味,舌根能识别苦味,通过舌头的不同部位对酒做出全面判断。
“任务紧时,一天要喝一两百杯。但从未因为品酒而喝醉,秘密就是对舌头分工的清楚了解,酒到舌根了,判断就出来了,不需要喝下去,判断完了就吐出来。”九江酒厂品酒师岑宝燕说。
■3位品酒师靠看、闻、尝、调对酒进行“后处理”。
全凭感官判断一门机器不可替代的艺术
从旧时的小作坊到如今的酒厂,在酒厂成立后几十年的岁月中,酿酒师傅们一直根据传统的配方、原理及流程酿酒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如今的酿酒生产又跟作坊式的酿酒有很大不同,先进仪器的引用,使生产机械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,科技手段、科学方法运用到酿酒行业中,进一步促进了这个传统行业的发展。
“机器换人”的浪潮声势巨大,但何松贵和他的品酒师团队成员们却丝毫不担心,“不可能失业的,酿酒既是科学,又是艺术,就像九江双蒸有超过600多种成份,机器根本无法确认每种成份的在酒中的贡献值。科学可以控制客观的因素,但酒的好坏是感官的判断,机器没办法替代的,只能由工匠们去做艺术加工。”
“我喜欢把产品看做作品,把工作看做艺术。能品尝、勾兑好酒是一门艺术。”九江酒厂酒体设计中心主任余剑霞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。
2015年10月中旬,10吨九江十二坊33.8度的基酒生产出来,“一喝,就觉得口感、香气、丰富度都不行,这个批次的基酒质量相对比较差。”这时,整个勾调小组都面临着压力,“很难调,反复调,一直不是很满意。”余剑霞说,首先针对产品比较明显的香气问题,调了一个多星期,把大问题解决了,再解决口感问题,“前后调了十几二十次,从天亮调到天黑,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去完善,才做出来。”
在做小样试验时,有时相差的往往是几毫米的差距。于是,他们使用微量进样针,把调味酒加入基酒里,“连一滴都算不上,就是一分一毫的量。”岑宝燕说,工作室里,各种有刻度的量具齐全,调酒这门艺术,精细到一点一滴,只有小样被品评小组的多个舌头认可了,再通过何松贵的舌头,才能放大样,整批调整。
这门艺术,除了自己能欣赏,还会得到别人的认可,消费者满意度在年年提升,亲朋好友对自己的作品也十分认可,“逢年过节,都托我带酒回去,今年就带了五六箱十二坊,三四箱五年陈。”九江酒厂高级品酒师刘玉琼说,在自己走亲戚的礼物中,总有一瓶经过自己艺术加工的酒,对于她对于亲戚,都是最好的礼物。
全省3名国家级评委这里出了2个
采访中,5名品酒师中有2名男性,他们出身于中国发酵专业最闻名的江南大学;而3名女性,在入行前与酒没有任何渊源,甚至从未想过会入这行。
生活中,女品酒师们不能在身上喷香水和化妆,因为会影响品酒;她们也爱吃,却要忌口,不能吃油腻、味浓、刺激食物,因为要保持舌头灵敏。男品酒师们也不例外,湖北籍的刘新益,曾经吃辣,如今已戒辣多年。
2015年,何松贵参加电视台的一档节目,录制现场,他被蒙上了双眼,要从10种酒中任意抽出两杯并说出这是什么酒,“几台摄像机对着我,很多观众在现场看,我还挺紧张的。”何松贵说,平时这种训练很多,在办公室里,安静的环境,识别起来更容易,但在节目录制现场,吵杂的环境和复杂的气味增添了难度,最终他还是凭借过硬的实力,完美展现了国家级白酒评委的风采。
国家级白酒评委十分稀有,全广东省仅有3个,但九江酒厂就出了2个,除了何松贵,另一个是刘新益。“在北京考试,有300多人参加,因为白酒全国浓香型的占了70%,所以考试技能部分考的也是浓香型白酒,但我们厂是做豉香型白酒的,还是比较吃亏。”好在,靠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一个好舌头,刘新益获得全国第37名的佳绩。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虽然天天与酒为伴,但五个品酒师却一致地说,“如果不是迫不得已,平时在外都不会想喝酒。”
对话
制造业要提升品质就需要工匠精神
记者:您觉得为什么当下要提倡工匠精神?
何松贵:我2011年去美国买了鞋和旅行包回来,结果都是中国产的,转了一大圈还是买了中国制造,这说明什么?国人收入提高了,部分人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温饱,而是追求有品质的东西,但外国品牌占了主流,中国制造以中低端为主,中国人的需求与制造品质脱离了。
这说明,国内品牌制造还是有很多空间的,现在中国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,我觉得这跟提工匠精神是相吻合的,制造业要转型升级,提升品质,就需要工匠精神。
记者:您觉得什么是工匠精神?
何松贵:一个是做产品要把性价比做好,互联网时代,信息很透明,传播速度也很快,一个好的产品,消费者最迟一天就能知道,这就会产生产品的马太效应(强者愈强、弱者愈弱),性价比高的产品,传播越广,市场占有份额越大。
第二个是要把产品做到极致。比如酒,就需要做到三个极致,拿起来看愉悦,冰清玉洁的;喝起来愉悦,香醇柔甜;喝完后感觉愉悦,舒适不头疼。真正做到极致,要保持产品的稳定性,形成品牌,传播就更容易,同时还要环境友好,以尽可能少的原材料损耗做出最多的产品。还要降低能耗,这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,引入质量管理,分析配方的稳定性,各种因素的影响,不断进行内部与外部的测试。每一个品酒师,要有一颗想把产品做到极致的心,否则称不上工匠,做不了品酒师。
文/珠江时报记者
李华图/特约通讯员
钟梓泓
侍酒师 Sommelier:侧重于酒水服务侍酒师:法语sommelier。英语wine steward。专指在宾馆、餐厅、酒店里负责酒水饮料的侍者。资格要求:受过专业的训练,具备专业酒水基础知识和技能,懂得设计葡萄酒配菜,具有葡萄酒鉴赏能力
在酒行业,我们经常听说酿酒师、调酒师、品酒师、和侍酒师等称呼,这些都称为“酒师”,但他们有什么区别呢?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酿酒师、调酒师、品酒师、侍酒师这四种身份的差异,别再傻傻分不清!01酿酒师从事酿酒工作的人员。酿酒师是在酿酒过程中从事
品酒香,知酒事,交酒友,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“酒评网”,酒评君随时和大家进行互动,聊聊美酒那些事儿酒评网原创 文/酒评君 主编 资深酒评人不少酒友对酿酒师、调酒师、品酒师、侍酒师等概念区分不是很清楚,以为酿酒师一定会调酒,而会调酒就一定会品酒
很多人认为酿酒师、调酒师、品酒师、侍酒师这几个职业没有什么区别,以为酿酒师就一定会调酒,而会调酒就一定会品酒,既然会品酒,那么做一个侍酒师就绰绰有余。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。今天二哥和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区别。酿酒师就是从事酿酒工作的员,算得上
以酒为媒 - 探索世界打造读者最喜爱的酒类知识分享平台而努力.关注我,每日为你准备丰富多彩的酒业资讯,酒圈密闻,行业动态,酒类知识普及.公众号:会品酒 ID:Jiushangzixun(づ ̄3 ̄)づ╭❤~600多个酒商社群限时免费邀请你加入
品酒师是专门从事酒类品评、指导酿酒工艺、贮存和勾调工作的人员,其职业非常辛苦,平均每年要品尝数千种新酒,脑子里储存着数以万计的味道。 品酒师的职业能力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和社会的高度关注,成为了一个备受追捧的职业。 想成为一名品酒师,考取资
品酒师,这个职业听起来似乎很神秘,但其实,可能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做这个工作的人。 品酒师并不是简单的喝酒,而是应用感官品评技术来评价酒体质量、指导酿酒工艺,进行酒体设计和新品种开发的专业人员。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品酒师,首先需要有天赋
品酒师是应用感官评价技术评价葡萄酒质量,指导酿酒工艺、储存和勾兑,设计葡萄酒和开发新产品的人。侍酒师这个职业听起来很高大上,很多朋友都觉得侍酒师很多,千杯不醉。其实并不是。所谓的侍酒师,其实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。据统计,一个品酒师一年需要品尝
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10位真人故事我是尤学波@品酒师阿红,今年39岁,贵州茅台镇人,我是一名品酒师,从事酱香型白酒的品评和勾调,承蒙兄弟们抬爱都亲切地叫我红哥。我是个80后,命途多舛,6岁成孤儿,生死边缘觉醒,悟出人生真理后逆天改命,成为了
品酒师就是鉴赏葡萄酒的艺术家。他通过学习跟葡萄酒息息相关的一切,包括生物学、化学、地理学、历史学、礼仪、社交、宗教、人文......不断提高自己对葡萄酒的审美能力,从而更深入的去剖析一款葡萄酒的口感、质地、价格、甚至是价值。品酒师运用自己的
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,人们也更加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,消费人群和消费口味也在不断的变化与更新,这就要求酒厂生产出来的酒的味道不能一层不变的,需要满足当下市场消费者的需求,所以品酒师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。品酒师日常工作真的是每天都在喝酒吗?
品酒师证书好考吗?2022品酒师怎么考?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介绍!很多朋友想要考取一张品酒师证书,但是并不知道,品酒师证书好考吗?容易考过吗?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品酒师证书。品酒师证书2022年的考试采用的是线上报考加线上考试的形式进行的,考
品酒师证书怎么考?品酒师证书是什么部门颁发的?品酒师证分为初级,中级和高级,考取证书需要经历考试报名,学习培训,参加考试等多个步骤,具体是:1、考试报名,报名时需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缴纳相关费用。2、学习培训,考取不同级别的品酒师证所要学习的
听说品酒师的年薪一百多万呢…这个岗位有那么重要吗?当然,一款好的酱酒,为了保证这个批次和上个批次的口感一致,要经过三个以上的品酒师进行对比,高水平的品酒师是没有那么容易练成,首先你得能够区分酸甜苦辣咸,这里的区分是味道稀释了很多倍之后基本尝
就业前景在国内品酒师就业前景非常不错的,有相关工作者认为品酒师证书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,无论酒店还是餐厅,包括葡萄酒贸易公司,都需要这种专业人员,在品酒师喷寻这块,也巨阙相应的人才,在获得品酒师证以后,这些人员被各省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争相邀请的